(1)城市污泥制生态水泥
我国建材行业是天然矿物和能源的高消耗行业,每年生产各种建筑材料需消耗50多种资源,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城市污泥含有20%-30%的无机物,尤其是混凝法处理废水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铝、铁等成分,经焚烧后灰渣可替代部分水泥原料;其添加一定量的石灰,高温焚烧制得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态水泥。
污泥制水泥技术管理简便、可操作性强、污泥处置成本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利用城市污泥生产水泥己有丰富的经验,例如日本利用城市污泥焚烧灰渣和下水道污泥为原料实现水泥的批量化生产,并于2001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生态水泥厂,年产量11万吨水泥。
(2)污泥制轻质陶粒
轻质陶粒是一种人造轻质粗集料,因质地轻、强度高、保温性好等特性备受关注,可用作路基、混凝土骨料或花卉覆盖材料,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建材。相关方面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己趋成熟,并己进行大规模应用。制备机理是用污泥做主要原料,黏土和炉渣做辅助料,经过焙烧、成球形成具有一定硬度的污泥陶粒,常见的技术方法有同转窑焚烧技术。
(3)污泥制砖
污泥制砖是指将污泥经过一定处理筛选后,与其他原料或外加剂混合(如黏土、页岩、煤研石、粉煤灰),加压成型,焙烧后制得污泥砖。该方法不仅在坯料中封存污泥中的有毒重金属,杀死有害病菌,实现污泥资源化;同时充分利用污泥热值,制成的污泥砖空隙多、砖质轻,具有一定的隔音隔热的效果,而且完全没有异味。经过条件优化,污泥砖的主要指标可达到普通烧结砖的国家标准,具有高抗压强度、重量比同体积的普通砖轻等优点,可节省10%的能耗,10%-15%的黏土土资源。常见的污泥制砖有两种方法,分别为污泥焚烧灰制砖和干化污泥直接制砖,目前市场上以干化污泥直接制砖为主,其工艺主要是通过人工烘干或自然晾干将污泥干化后进行磨细处理,之后和其他原料混合加压成型烧制成砖,污泥制砖主要技术要点是控制污泥掺量(10%-20%),当污泥掺量高于30%时,污泥砖抗压强度己不能达到砖的性能标准。